您的位置:丝印特印网 >> 网印展会 >> 展会常识

中国展览业让人欢喜让人忧

丝印特印网    2016-02-25

  【集萃网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展览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臻完善,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近五年来,在京、沪、穗等中心城市展览业的带动下,全国新近建成展览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30余个,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哈尔滨、武汉、乌鲁木齐、成都等展览业地区中心。1995年,京、沪、穗三大城市举办的国际展会共计469次,展览面积达281万平方米;1998年,上升到617次和555万平方米。中国组团赴海外参展的次数1996年为285次,1998年上升到400次。  

  方兴未艾的中国展览业,不仅为中外厂商推广品牌、交流技术、洽谈贸易、收集行情、寻求合作、拓展市场提供了桥梁和窗口,而且拉动了运输、电信、咨询、宾馆、餐饮、保洁、广告、印刷、搭建、安保等服务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人民币。各类专业性、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会有力促进了中外的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调查,展览会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寄、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会议等手段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体。通过一般渠道找到一个客户,需要成本219英镑,而通过展览会,成本仅为35英镑。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可创造近百个就业机会……展览业能量巨大,能创造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广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展览业有近百年的发展史,积累了一套成熟的规范和经验。

  如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美国的芝加哥,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米兰,以及新加坡、香港等都是著名的“展览城”。这些城市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动员各个部门来推进这一事业,不仅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展馆,还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展会组织者和参展商。展览业的兴盛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城市繁荣。如汉诺威拥有近40万平米的展览面积,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会展中心,美国《贸易展览》周刊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一年举办的200多个商业展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如芝加哥从展览业获益匪浅,仅一年一度的“RSNA芝加哥”展览就为其带来高达一亿美元的收入。新加坡全力扶持展览业,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会展中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展览业起步较晚、规模还小、水平尚低,在场馆建设、管理机制、组织手段、配套服务诸方面离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专家指出,我国展览业目前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是??

  首先,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规划和合理布局,展馆规模偏小,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展览面积超过五万平方米的展馆只有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山东博览中心和福州展览中心三家。上海90年代以来先后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农展中心、光大会展中心等新馆,但展览面积都在二、三万平方米左右,而且布局分散,加上原有的上海展览中心,全市的展览面积不到10万平方米。

  下世纪初,我国展览业将步入成熟期,届时,不少国际专业展都将超过10万平方米甚至达到15万平方米的规模,展馆面积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其次,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多头办展,资源分散,无序竞争,价格混乱。展会主办单位的资质和服务良莠不齐,重复雷同的展会不仅让展商无所适从,而且造成展览资源的浪费。展会审批政出多门,一哄而上,追赶时髦,诸如汽车展、电脑展、建材展……你办我办他也办,你方唱罢我登场,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收效甚微。由于主题雷同,资源分散,导致有的展会规模和影响日渐式微,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另外,收费标准“内外有别”,对海外展商收费偏高(与国内参展商相比,高出数倍),未给予同等国民待遇,不利行业健康发展。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展览人才和先进管理手段,缺少与国际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展览会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不到位,展会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不高。譬如,上海今年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将达140多次,在数量上相当于德国一年的举办次数,但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差距较大。

  第四,与外企、民企相比,部分国有企业观念落后、行动迟缓,对国际性、专业性的展览会认识不足,不善于利用展会这种低成本的便捷渠道推广品牌、寻找商机,既阻碍了企业自身进步,又影响了展览业的发展。

  权威资料表明,国际展览业利润率超过25%,是高效益、无污染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极强的产业,具有一比十的带动效应。但我国展览业受制于上述因素,其带动效应和发展潜力远未充分发挥。据专家测算,我国展览业的带动效应只有一比五左右。

  业内专家强调,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展览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培植世界级的会展中心。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在经济、交通、信息、人才、科技、服务等方面拥有综合优势,展览业初具规模,国家应重点扶持,强化其城市的“会展功能”;在展馆建设上,避免小而散,走国际化、专业化、大型化之路,将国际标准的展览空间、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融于一体;成立全国展览业行业协会,制订“游戏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快人才培养,塑造一支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队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创办名牌展览会、塑造名牌展览公司。

  权威人士指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展览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而在我国,展览业还显得幼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作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展览业在21世纪的中国将驶入快车道,获得跳跃式发展,其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倍增效应将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打印此页】【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正在载入...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