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人物专访→详细内容
【字体: 】      
张国平:坚持与创新练成亚洲包装大王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09-06-16

    当把张国平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和他所拥有的年产各类软塑新材料25万吨,拥有一个国际级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包装企业联系起来,总有种戏剧性的传奇色彩。农民出身的他是如何创造出这些财富的?他如何驾驭这个庞大的企业?

  创业的艰难,贵在坚持

  站在张国平宽敞的办公室向外望去,可以看到汹涌的长江,只上过三年小学的张国平奇迹般地在这里开启了一扇能够眺望世界的窗户。

  江苏申港这个普通的江南小镇已经不再有任何乡村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厂房高耸的科技工业园。2005年10月20日,世界包装行业巨头300余人云集,参加 “2005世界软塑包装新材料(江阴)发展论坛”。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能够吸引如此众多官员、重量级企业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这座被称为江尾海头的江苏小镇宜人的气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被亚洲包装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亚洲包装制造中心”的申达科技工业园以及控股两家上市公司的申达集团。而这一切的总导演就是申达集团董事长、被称为“亚洲软塑包装大王”的张国平。

  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资产超过70亿元的张国平并不讳言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对于他而言,最初的人生是一段充满苦难的日子。1952年,张国平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宋家圩村狄庄,由于家里穷,刚刚念完小学三年级他就被迫退学了,这年他14岁。

  张国平的第一桶金来自上世纪80年代,由于生活所迫,他离开家乡在一个塑料五金厂搞推销,后来赶上改革开放承包了这个塑料五金厂。几年里,张国平差不多把全国都跑遍了,这不仅让他渐渐地有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积累了营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张国平终于有了28万元的存款,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当时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然而,张国平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回家创业。他的这一决定很多人感到不理解,就连妻子也不能接受。1986年,张国平回家乡用28万元做启动资金,建起了一个占地12亩的厂房,他原来当生产队长时的42名社员也成了他手下的工人。就这样,申港装潢彩印厂开始运营。

  1987年,张国平经历了有生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这一年,虽然他比以前更加没日没夜地干,年底一盘账,竟然发现两年下来,申港装潢彩印厂连本带利还亏损了42万元,昔日的富翁转眼变成债台高筑的穷光蛋。他甚至想过要把辛苦创办的企业送给村里算了;但村支部开会,意见出奇地一致:这是个包袱,没人愿意接手。接下来一段时间,乡里干部见了他不愿招呼点头,银行主任见了他皱眉头,张国平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了找出企业亏损的原因,张国平亲自去推销,在跟客户的接触中,他了解到工厂效益不好,除了技术和管理的原因外,还因为当时的大客户都比较信赖国营大厂,对他们这个民营小厂信不过。

  1988年,在张国平的努力下,申港装潢彩印厂挂靠到申港镇政府,更名为江阴塑料二厂,后又更名为申达包装塑料厂。从此,申达这个名字便跟张国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次挂靠,也使原来的民营小厂从表面上变成了乡镇集体企业,这一改变为张国平打进国内软塑包装市场拉大客户奠定了基础,不久,张国平从创业的窘境中挣脱了出来。

  “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

  “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这是张国平感受颇深的一句话。确实,这家从乡间起步的企业能发展到现代化大企业集团,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软塑包装产业巨头,能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创造世界包装行业的奇迹,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真正使这个打着游击战的乡镇企业站稳脚跟、走上发展正轨的,是一种叫做“三层共挤”的工艺。

  当时企业正处在亏损破产的边缘,张国平去上海出差,无意中得知上海外贸公司需要出口大量的“聚丙烯三层共挤聚薄”(简称“三层共挤”),而国内的厂家竟然没有一家能够生产这种薄膜的。张国平马上做出判断,自己的厂子要是能生产出这种产品,不仅能打进国际市场,还能够在国内市场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这无疑是一个让厂子打翻身仗的好机会。

  张国平决心抓住这个机遇,但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个厂家能够生产“三层共挤”,而申达是一个在亏损中艰难徘徊的小厂,对他们来说,研发“三层共挤”的确是异想天开。张国平清楚地知道,靠自己和企业的42名子弟兵,想研发出“三层共挤”几乎没有可能性,于是他把目光盯在了外面的人才上,演绎了一段“星期天工程师”的企业创新佳话。

  张国平知道把大城市的人才请到自己厂里来,凭借当时的实力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便把目光盯在那些工程师的休息日上。常州市不仅有为当地国企服务的工程师,还有一些家在常州每周都回来跟家人团聚的上海工程师。在张国平的努力下,常州和上海的几名工程师答应为申达包装材料厂服务。当时张国平没有专车,为了表达诚意,每到星期天早上,他亲自开着拖拉机去常州城里接工程师,晚上再迎着晚霞把那些工程师送回城。张国平尊重人才的做法感动了那些“星期天工程师”,他们憋足了劲研究“三层共挤”,想借此回报张国平。

  整整108个休息日过去了,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希望和失望,终于在1988年的7月,“星期天工程师”们研制成功了“三层共挤”。当晚,张国平送那些工程师回家,一路上,他不知道说了多少感激的话。当那些工程师告诉他这个新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时,他震惊了;也就是在那时,他深刻地体会,人才是企业的命脉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自那时起,张国平树立了极强的人才观念,只要遇到对企业有用的人才,他总要不惜代价“请”到厂里来。

  “三层共挤”的横空出世,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使张国平的乡镇小厂具有了超越国内同行的硬件。于是,新产品一经投放市场,马上大放异彩。日本客户在检测了申达包装厂的新产品后,认为申达的产品达到了当时日本本国同类产品的标准,于是大批进口这种产品。当年年底,申达包装厂通过上海外贸厂销售到日本及亚洲其他国家共289吨产品,纯赢利52万元。

  “三层共挤”是申达迈过第一阶段的里程碑式的标志。自这种新品问世,效益便与张国平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申达的总资产数百倍地往上翻番,企业的活力一步步增强。1992年12月,申达包装厂与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及日中时装株会社合资成立了申达彩印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六色印刷设备。这不仅意味着申达步入了彩印新领域,而且还意味着申达走出了国门,开始跨国争夺市场了。1994年,申达包装材料厂改建成江苏申达包装集团公司,摆脱了昔日作坊小厂的影子,成为一个资产数千万的大企业。

  而真正使得申达取得绝对优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是“五层共挤”技术的研发成功。与三层共挤的研发相比,五层共挤的研发要惊心动魄得多:7000多万的研发投入;漫长的等待;足以摧垮很多人的信心。张国平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笑到了最后。

  那是1999年7月,在对国内外的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后,张国平决定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投资3.2亿多元引进一条年产2.5万吨的塑料薄膜生产线,用以开发“五层共挤”新产品。张国平之所以引进这条生产线,是想解决塑料薄膜的防霉、防潮问题。在当时,中国生产出来的塑料薄膜起不到防霉、防潮的功效,很多驰名品牌的中国香烟用的包装薄膜都是从美国和德国引进的,而全世界,也只有这两个国家能够生产出这种产品。

  生产线引进过来了,但是,由于提供生产线的外商不肯提供技术,两亿多元的设备只好摆在那里。张国平把厂里的工程师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能否攻克这个技术,不仅意味着申达能否进一步发展,还意味着中国从此在这个行业内填补了一项空白,真正地与国际接轨了。

  工程师们听了张国平的话,个个热血沸腾。这毕竟是一项从来没有尝试过的新技术,工程师们绞尽脑汁,一次次进行试验,还是找不到突破点。而每天试运营一次,都要花费几十万的资金。张国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是,为了免除工程师们的顾虑,他把这种焦虑藏得很严实,并不表现出来。

  6个月过去了,光试制新产品用去的材料就花费了5000万,可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没有一个合格的。这时候负责主持这个项目的工程师再也坚持不住了。一天,生产线正在运营,他突然命令大伙停机,然后跑到张国平办公室里,大声叫道:“老板,收手吧,这简直是在烧钱。”张国平何尝不想早点收手,可是,一想到这项技术能给申达和中国塑料薄膜市场带来的前景,张国平又坚定了信念。于是,张国平对那位工程师说:“你大胆地搞,搞好了咱们共享成功,搞砸了你没有责任,所有的损失都算我的。”

  在张国平的一再坚持下,那名工程师含泪回到了车间,下令生产线开机。又过了一个月,又花费了2000多万,新产品终于研究成功了。

  “五层共挤”的成功,使得申达拥有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软塑生产线。如今,申达沿着五层七层往前发展,现在已经生产出了“九层共挤”。申达的软塑包装产品真正解决了国内同类产品不能防霉、防<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