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集萃网观察】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印刷。公元七世纪初,我国唐代就有了雕版印刷。十一世纪初,宋代毕?又发明了活字印刷,当时用的是“雕刻”与“刷压”的手工器具。十五世纪,德国人谷登堡(Gutenberg)发明了铅活字和压印机,当时铸字用的也是简单的手工操作机具。所谓压印机,实际是挤葡萄汁用的人力推动的螺杆挤压机具。
随着欧洲工业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谷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压印机发展成为完善的由电力拖动的称为铅印机的印刷机械设备,使印刷由手工操作进入了机械化生产,形成了一种工业,在西方实现了印刷工业化革命。
由于上千年封建社会的桎梏,直到十九世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中国才出现了引进的铅印机,比西方晚了400多年。随后接踵而来的是上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战乱,印刷不仅遭受了战争的严重破坏,同时又经受了战争的强力制约。当时,印刷成了战时宣传、教育的工具,不可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全国除12家国营新华印刷厂外,还有一些私营的小印刷所,全年印刷用纸和纸板共22.8万吨(注:2008年8000万吨,是1949年的350多倍);印刷机械制造几乎为零,全国有65家小型(几个人,十几人)修造厂,从业人员318人,年产印刷机械47吨(注:这一吨位还不及现在一台全张四色胶印机的重量);印刷器材只有少量低档次印刷用纸和油墨的小规模生产。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之际,回顾60年来的发展变化,是很有意义的。60年来,我国印刷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印刷机械从零开始跨过了西方500多年的路程,中国进入了世界印刷大国的行列。这一辉煌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约30年,奠定了印刷技术装备工业的基础;市场经济阶段,约30年,印刷工业迅猛发展,印刷技术装备实现了第二次革命,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进军,中国开始向世界印刷强国迈进。
计划经济时期印刷装备制造工业全面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印刷装备计划的目标是满足国内印刷的需要。当时,印刷的主要任务是印制出版物,即图书、期刊和报纸。印刷装备的发展主要是服务于出版物印刷的发
展。
◆ 194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只有65家小企业,318人,年产47吨的中国印刷机械行业开始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949年,上海市将上海人民印刷厂机械维修部与上海造币厂机修部合并,称上海人民印刷厂铁工分厂,职工63人,生产印刷机械附件和配件。1954年,改名为上海人民铁工厂,生产二回转凸版印刷机。1958年,上海人民铁工厂与公私合营的中钢机器二厂合并,成立了上海人民机器厂。1952年,北京市将22家铁工厂合并为北京市人民机器总厂,职工874人,生产平台印刷机、手摇铸字机、裁纸机、订书机等。1953年,北京市人民机器总厂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改名为北京人民机器厂。
1956年,公私合营,私有小型印刷机械企业大量合并,成立了一批公私合营的印刷机械企业。上海市几十家私营小厂组合成立了中钢机器二厂、和丰涌印刷机材料制造厂、建业义华机器厂、扬子江机器厂、万年机器厂、谦信机器厂、瑞泰机器厂、德昌机器厂等公私合营企业;哈尔滨市8家私营小厂组建了公私合营哈尔滨市印刷机械修造厂;长春市18家私营小厂合并组成了公私合营长春市新光印刷机械厂。
1956年年产印刷机械903吨,是1949年的19倍。
◆ 1956~1966年快速发展时期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印刷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以前几个人的小厂办不到的事现在办到了。在印刷发展的拉动下,1956~1966年,我国印刷机械制造业发展快速,试制成功了一系列新的产品。应该指出的是,我们的新产品大都是仿造的,对发达国家来说应该是老产品。
1952年,上海私营精成机械厂试制出全国第一台LB401(RP-64)型卷筒纸报版轮转印刷机,同年试制成功了500t压纸型机及制版辅机。1957年,公私合营中钢机器二厂试制出了SL201型书刊轮转印刷机。1956~1966年,北京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的产品有:TZ202型对开平台印刷机、TE102型全张自动二回转平台印刷机、TP1101型全张单面轮转印刷机、LB404型报版轮转印刷机、ZY102型全仗刀式折页机、QS-01型三面切书机、J2201型对开双色胶印机。1958~1966年,上海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的产品有:LB203型报版轮转印刷机、LB2405型双层两组报版轮转印刷机、LB4405双层四组报版轮转印刷机、W1101型全张凹版印刷机及7种辅机。
1949~1965年,全国生产印刷机械25062吨。一系列新产品的试制成功和25000多吨的产量表明,我国印刷机械设计和制造从无到有并有了初步的发展。
◆ 1966~1976年大发展时期
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这10年里,印刷技术装备一直不能满足大量毛主席著作等出版物印刷的需要。正是这一需求有力地拉动了印刷技术装备制造工业的发展。
1967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决定投资新建咸阳铸字机械厂、陕西印刷机器厂、湖南印刷机器厂三个新的印刷设备厂。1968年,决定投资改建扩建太行印刷机械厂、平凉印刷机械厂、宜宾印刷机械厂、商丘印刷机械厂、新邵印刷机械厂、重庆印刷机械厂、北京人民机器厂(铸造车间)等7个印刷机械厂。在这期间,各地也自行转产筹建了一批印刷机械制造厂。
10年内,上海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了LB205微型报版轮转机;北京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了J2106(J2108A)型对开单色胶印机、DJ01型平装书胶订联动机、AJ401型卷筒纸四色单面凹机;太行印刷机械厂研制出4050晾纸机;营口印刷设备厂研制出WF405无粉腐蚀机、STP801型树脂版涂布曝光机、SC401树脂版冲洗机、ST401树脂版涂布机;上海第一印刷机械厂研制出TE105全张自动二回转平台印刷机、TY401型四开一回转平台印刷机、TY4201型四开双色平台印刷机;陕西印刷机器厂研制出BX741型单面四色双面双色塑料薄膜印刷机;上海订书机械厂研制出PDQ-02型骑马联动订书机;上海第三印刷机械厂研制出5SWJ型5色凹版邮票轮转印刷机;威海印刷机械厂研制TZ202-A-1型对开停回转印刷机;宜宾印刷机械厂研制出PY440E型辊式配页机;淄博印刷机械厂研制出ZX103A型全张吊式照相机;上海切纸机械厂研制出QZ104型液压切纸机、QZ-02型三面切书机;长春印刷机械厂研制出QZH1-1A型全张切纸机、ZX201型对开高速折页机、PY03型双层辊式配页机;哈尔滨印刷机械厂研制出TZ401型四开停回转印刷机、TZ201型对开停回转印刷机;咸阳铸字机械厂、哈尔滨市印刷设备厂、郴州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了ZD201型单字自动铸字机等。
到1975年,全国印刷机械制造厂发展到50家,职工达24000多人。1966~1976年,提供印刷机械62694台,114049吨。
◆ 28项印刷机械新产品研制
1974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根据加速印刷技术改造的要求,提出重点发展28种印刷机械新产品,包括电子分色机、自动照相排字机、电子刻版机、自动铸字机、双面四色卷筒纸胶印轮转机、彩色报纸胶印轮转机,一系列装订、整饰印后加工设备,还有全自动切纸机等重要印刷辅助设备及密度计等重要测试仪器。对我国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起了关键作用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748工程)也同时被列入了国家重点项目。
经过艰苦的努力,上海订书机械厂研制成功JKZ-01型书籍精装自动线;上海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彩色报纸胶印轮转机;北京人民机器厂试制成功了双面四色卷筒胶印轮转机及LP1103型薄凸版轮转印刷机;湖南印刷机器厂试制成功了TLB2402型立式彩色胶印轮转机及BF01型报纸堆积分发机;商丘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了PRD-02型平装无线热熔胶订联动机及DPT-01型订包烫联动机;北京仪器厂试制了一台电子分色机样机;重庆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QFC型立式分色放大机;上海印刷器材厂试制成功CX2型对开软片冲洗机;淄博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YX101型预感光版显影机;新邵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塑料线锁线折页机;长春印刷机械厂试制成功BT201型双联包烫机;广州金星仪器厂试制成功透射、反射彩色密度计;机械部通用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一台光机式自动照排机;上海劳动仪表厂研制成功手动照排机。这些产品填补了我国印刷机械产品的空白,通过这些产品的研制培育了技术力量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