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行业资讯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行业资讯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字体: 】      
急需转型 中国面板产业面临的三大瓶颈
集萃丝印特印网  2014-10-22

    【集萃网观察】中国面板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现在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综合来看中国的面板企业和很多产业一样,没有掌握核心的科技,从而沦落成为加工的角色,导致获取利润的能力大大的降低。就好像是代工产业一样,智能通过疯狂的数量还增加盈利的能力。这样的布局风险是非常的大的,市场的风吹草到,上游产业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全年的收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面板企业的三大瓶颈。

    上游力量太薄弱

    相比于CRT时代,中国的面板企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90年代电视机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如今国产的电视、显示器厂商比比皆是。但是这些企业的面板国产化过程却是不容乐观的。虽然中国的面板生产线非常的多,但是上游的布局却非常的薄弱。面板的生产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不仅需要密集的资金注入,政府的支持,技术的积累,专利的获取以及工人的培养,尤其是上游配套产业的发展,需要全面的发展,中国的面板企业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

    目前来看生产液晶面板所需要的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膜以及其他光学薄膜,在中国的布局基本都没有成规模的企业可以提供,而这些材料正是生产液晶面板的核心,也是利润的大头,价值在千亿美元的级别。中国的面板企业的需要向境外采购这些材料,自己只做一个加工者的角色,因此和这千亿美元的利润就无缘了。上游太薄弱是中国面板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行竞争太激烈

    中国的面板生产线非常之多,根据数据统计,仅仅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中国就有可能增加16条面板生产线。上面我们也说过,由于各条生产线基本都是向境外采购材料,自己进行规模化的生产加工,因此在技术并无太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了大规模的价格战。中国面板企业的“内耗”非常的厉害,目前面板的价格持续下跌,如果不进行产业调整,势必将来会有非常的残酷的市场环境。

    市场地位太尴尬

    可以说中国面板企业结构的不健康,导致价格战的进行,也让中国的面前企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在生产端中国面板企业是一个“加工者”,赚得是辛苦钱,在投入了大规模的力量后,没有相应的回报。而在销售端,中国面板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也比较的差,没有议价的权利,导致面板企业面临很大的亏损风险。

    全文总结:

    目前由于智能设备的刺激,面板行业发展非常的迅速,尤其日本等面板企业不景气的状况下,中国的面板企业异军突起。不过中国的面板企业也有很多的瓶颈,能否最终真正的崛起,还需要很大的转型。上游力量的布局,技术的突破加上灵活的市场策略,才有可能真正打破面板行业的核心垄断。

来源:中关村在线

顶一下(0)
00.00%
踩一下(0)
00.00%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该文章暂时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 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 调皮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难过   疑问   白眼   偷笑   咒骂   晕   可爱   可怜   鄙视   骷髅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互动的言论.
点击排行
日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