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入口
帮助中心
您的位置:集萃丝印特印网 >> 网印技术 >> 柔印技术 >> 详细内容

RY系列柔版印刷机设计体会

集萃丝印特印网  发布时间:2008-07-02 00:00:00  阅读:2171  评论:

                                         王敏

      柔性版印刷是继凸印、平印和凹印之后崛起的一种新型印刷方式,它具有投资少、见效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水性印墨,基本无毒无味,彻底解决了其他印刷方式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柔版印刷生产率高,印品质量可以与胶印及凹印相论美,地纸张、薄膜及金属等具有广泛的适印性,这些特点使得柔版在欧美等发达个国家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如美国一个国家就拥有7000的多条柔性印刷生产线,服务与包装、印刷等各个行业。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柔性版印刷技术,在国家关税政策的鼓励和前期应用厂家的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生产了较大的经济效益。RY460C和RY680C两个规格的机组式和柔印刷机再烟标、酒标、化妆品盒、扑克牌、奶包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里就RY系列机型设计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行商。

一、张力控制与印刷质量

张力的问题柔印机型中印刷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在柔印机设计中应予以重点考虑。
印刷机再印刷过程中,料卷直径的递减、机器速度的变化、料卷形状的不规则或偏心、纠偏系统的动作、材料在印刷烘干过程中胀缩等因素,均会造成张力的变化由于柔印机是一种:轻吻“印刷,印刷与压印的减间的压合力很小,对基材几乎无约束力,因此由张力波动引起的材料伸长量变化,自然会波及每个印刷组,造成套印故障。因此,印刷过程中,基材张力的恒定是一个致关问题。必须有充分的保障措施。在第三代RY柔印机上,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张力的稳定。

1、开卷智能恒张力控制系统

该部分有磁粉制动器、智能恒张力控制器、卷径比检出脉冲发生器部分组成。其中,执行器选用进口三菱磁粉制动器,恒张力控制器是以PLC为核心,采用数字化脉冲比来检测直径变化,进而实现张力饿控制,这部分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卷经改变 引起的张力变化问题。

2、交流伺服同步主动开卷

该部分安置在开卷纠偏系统之后,利用独立的交流伺服电机为动力进行主动同步开卷。其主令信号取自印刷组主传动轴上的高线数光电编码器,伺服电机以电子齿轮比方式驱动牵引辊实现主动开卷。利用伺服 电机高的频响特性,来吸收因料卷不规则,偏重、纠偏系动作等引起的突发性张力脉动,并在机器加减速过程中,提供一个主动力来克服前级放料系统的惯性力,突然加减速存在的惯性力分量与主印刷动力隔离,确保印刷部的平稳运转。

3、印刷区的张力隔离辊

经过前级两套系统稳定后的纸张,在进入印刷组之前,用隔离压辊再进行张力隔离,这样放料恒张力系统残余的微量张力波动被彻底与印刷区张力隔离,纸张进入印刷区的张力不再受前级张力影响,印刷组间的张力完全按设计的张力梯度拉近,包组间的套印更稳定准确。这一点对张力较难控制的高弹性材料如纸巾纸等的印刷尤为重要。

二、印刷部动力传动系统与印刷墨扛

印刷墨扛是柔性版印刷中常见的较难解决的一种印刷故障,经验表明,墨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印刷机的动力传动系中,尤其是传动习中的直齿轮,当中心距变化时最易出现墨扛。为了消除墨扛,一般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提高印刷机传动齿轮的精度,并针对不同厚度的纸张配备多套印刷传动齿轮,另一方面要求操作工对压印力的调整精确适中。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比较试验,我们发现,印刷部的直齿轮尤其是版辊与压印辊筒上的一对直齿轮,
在纸张厚度变化时,最易引起印刷墨扛,将这对齿轮换成斜齿传动后即时加大纸张的厚度变化范围,墨扛也很少出现,这说明版辊筒与压印辊的斜齿传动具有明显的优点。

要将斜齿传动应用于版辊和压印辊筒的传动中,一个必须很好解决的问题就是横向调版对纵向套准的干涉问题。第三代RY系列印机的印刷不动力传动系中,全部采用斜齿传动方式,为解决纵横调版的干涉问题,该部分辊筒上采用了美国专利产品空心圆柱滚子轴承,这种轴承径向间隙为零,运转中轴向可以只自由滑动,很好地解决了斜齿的轴向版问题,该机的版轴筒和压印轴装配后的检测精度指标,径向跳动控为0~0.02mm,实测优于0.015mm斜齿轮传动的应用使日RY三代柔版机一套齿轮可以同时适应厚纸、薄纸的印刷,并且再印刷过程中很少出现印刷墨扛的现象。

三、版辊、网线辊空间支承精度与网点变形

网点变形是柔性版印刷的又一种常见故障,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仅凭放大镜对印品网点还原情况的观察,就可以判断一台机器的印刷精度。再影响网点还原好坏的诸多因素中,排除制版精度,版辊加工精度,压印李调节精度外,一个直接影响网点还原的因素,就是版辊及网线辊的空间支撑精度问题。

国外窄幅柔印机上,版辊简常采用穿轴方式固定,这种方式对版辊装卸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性,但存在的直接问题,就是工作过程中,穿轴与版辊之间预留的间隙,直接成为版辊再空间的浮动量,这对压缩量只有0.03~0.05mm左右的柔版印刷来说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的普通加工滑块,滑座在空间的定位精度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鉴于以上原因,为提高网点还原精度,第三代RY系列柔印机的版筒改为固定轴方式,机轴与版辊筒成一整体加工,装卸采用开合轴承的方式,就这样版辊筒再加工时定心比较方便,在使用中拆卸方便性亦未降低,但空间固定的精度却大大提高,穿轴产生的误差一般大于0.02,在这里完全被消除。这样安装版筒的径向跳动,机上检测再0.015mm以内)为提高滑块、滑座的精度,采用韩国进口精密直线导轨为支承滑动体,这样改机印刷部上的版辊支承精度和网线辊支承精度都有了大幅提高,其作用反映在印刷效果十分明显,三代机网点还原情况很好,在精细活层次版印刷中具有明显优势。

四、纸张烘干与套印

这两个问题初看来似乎是两个互不干的问题,但实践中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这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纸张的一个特点是“热冷胀”或更确切的说是干缩湿胀,胀缩问题的存在对轴向套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各色组间的用墨量是不均衡的,势必造成各组胀缩量变化的不相等,此时,各色组的加热系统如果不能自如地适应调整,最终就会出现横向规线间的叠印错位,当胀缩量超出精度要求时就会出现套印故障,这种情况在底低克重纸张的印刷过程中尤为明显,胀缩对纵向套印亦存在着影响,它的表现形式是当机器低速度变化时,纵向套准会出现:“飘动”现象,我认为这主要与缩胀量对张力的影响有关。

解决这个问题从设备制造方面讲,主要是细化各色组加热量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将各组加热设计成无级可调或分档投入,实践表明加热功率的控制手动化比自发动更易大道最佳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各组用墨量大小变化较多,每种墨油的干燥速度各异,只有用人工凭经验手动配置各色加热功率,才能使胀缩版尽量接近。

当然这个问题从工艺上也是予以保证,如纸张预烘干、制版缩版量,油墨干燥速度调整等,只有各个环节都解决得当,才可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柔性版印刷是一门综合性和强的技术,只有从设备、工艺、制版、原辅料、生产环境、操作者技术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保证,才能够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设备制造角度讲不仅要使机器再主要性能上满足用户要求,而且再每个细节上都应充分考虑,让操作者感到匠心独具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可能再日渐成熟的国内柔印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

   40?86
   联通:110200               辽宁省辽中县辽河化工厂               王敏
E?mail:WangMin__LZ@126.com

更多
上一篇:柔性版印刷中水基油墨的应用(下)
下一篇:[没有了]
正在载入...
最新评论
    暂时还没有任何评论!您赶紧来发表一些您的观点吧……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登陆 注册]

评价:中立 好评 差评

表情:不错 大哭 鼓掌 发怒 流汗 惊讶 骷髅 吐 撇嘴 龇牙 抓狂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的相关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