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萃丝印特印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22 ccedw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丝印特印网
所幸的是,由于新兴产业技术不成熟,我国还有机会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瓶颈?
光环背后的忧虑
黎昌兴极不情愿公司从国外进口LED芯片,却又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作为重庆淦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淦渝科技)的技术合伙人兼总工,黎昌兴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的研究。如今在这一领域,他已取得了几十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他最为自豪的可解决LED灯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他却没有掌握LED芯片技术,必须向其他公司购买LED芯片。“由于国内LED芯片研发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淦渝科技只好选择国外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到器件封装、应用产品和配套等较完善的LED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达到了20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做应用产品和配套的超过了7成。“于是,我国的LED产品应用在全球领先,涉及城市路灯、隧道灯、医用照明和显示屏等多个领域。”重庆多多灯具有限公司(下称多多灯具)总经理张波表示,比如,连美国的企业都要到我国购买LED大型显示屏。
然而,在此种光环的背后,却是一番让人忧虑的景象:不久前,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LED企业,拥有80%以上的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而国内同类企业拥有的同类专利不足10%.
由于缺乏最为核心的芯片技术,我国LED企业普遍进口国外的芯片。国外知名LED芯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100%!
据了解,LED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研发生产,外延片生长,LED封装及LED应用等。前两者属于上游产业,利润约占整个LED产业的70%;后两者分别属于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利润很低。“显而易见,我国的企业大都集中在LED产业链的中下游,上游产业则力量弱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绝大多数LED企业,充当的其实是产业利润“搬运工”,自己只赚很少一部分钱,大部分利润则让外国企业赚去了。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为何会造成这种尴尬现象?资金瓶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黎昌兴感触颇深地说。
早在2004年,黎昌兴就制定了研究LED散热技术的计划。为了筹集研发资金,他曾多次去银行贷款。每一次,银行都以他的企业没有抵押物为由,拒绝放款。万般无奈之下,他四处奔波找亲朋好友借钱,才筹集到了100多万元的研发资金。
研究终于启动了,但因资金不足,进展缓慢。后来,他又在2008年发明了LED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灯的两项专利。他在国内申请了这两项专利保护。可是,当他打算申请国际专利时,才发现兜里连几万元的专利申请费已拿不出来。现在,他有钱去申请国际专利,却已经超过了18个月的期限,只能深深地叹息。
4月初,他以技术入股,与重庆一家民营企业合伙注册成立了淦渝科技。在这家公司,他想带领技术人员研发LED芯片。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公司不能自己研发生产芯片,就要一直受制于国外企业”.他甚至还突发奇想,希望把太阳能电池应用到LED灯中,这样LED灯就可以不用电。
不过,他的这些想法目前还无法变为实际的科研行动。“公司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资金来搞这些研究。同时,向银行贷款也几乎无望。”他说。他曾尝试抱着专利去银行贷款,结果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金额,仅为专利评估价值的1%,“完全没什么意思”.在研发方面,公司只能慢慢地走,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与淦渝科技一样,眼下主要涉及LED产品应用的多多灯具,在短时间内也无力去搞LED上游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公司总经理张波告诉本报记者,在业内,谁都知道从事LED外延生长和芯片的研发生产最赚钱,而且还有望掌控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但资金匮乏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今后,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我们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到上游。”
来源:LED环球在线